1 对不影响结构安全性的砌体裂缝,应予以验收,对明显影响使用功能和观感质量的裂缝,应进行处理;2 对有可能影响结构安全性的砌体裂缝,应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需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待返修或加固处理满足使用要求后进行二次验收。砌体的裂缝十分普遍,裂缝种类也极其繁多,如斜裂缝、竖向裂缝、水平裂缝等。裂缝的原因也很复杂,如地基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材料收缩、冻融、冻胀、湿陷、设计和施工质量缺陷以及荷载作用等等。在窗口转角、窗间墙、窗台墙、外墙及内墙都可能产生斜裂缝。大多数情况下,纵墙上部两端出现斜裂缝的概率高,裂缝往往通过窗口的两对角,且在窗口处缝宽较大,向里逐渐缩小。在靠近水平屋顶的纵墙上或在横墙上的斜裂缝,呈正八字形。有些裂缝在建筑的下部墙体上出现正八字形状或倒八字形状裂缝。另外,在填充墙中有时也出现不规则斜裂缝。水平裂缝出现最多而最严重的部位是平屋顶房屋顶层纵、横墙的两端,并有可能由顶层向以下几层发展,其程度是顶层最严重。此外,在填充墙中,墙顶部与主体结构连接处也常见水平裂缝出现。竖向裂缝常出现的部位是窗洞下的窗台墙上,呈上大下小之形状;填充墙两侧与主体结构连接处或施工洞口预留处、墙中预埋管线处。对新建砌体结构房屋,裂缝一般在施工后不久(1~3个月)就开始出现,并随时间而发展,延迟至数月,有的甚至数年才稳定。根据国内外的调查资料及学者们分析认为,属于由变形(温度、收缩、不均匀沉陷)引起的约占80%;属于由荷载引起的约占20%。前述80%的裂缝中包括变形和荷载共同作用,但以变形引起的裂缝为主;同时;在20%的裂缝中也包括变形与荷载共同作用,但以荷载引起的裂缝为主。1 墙体应砌成马牙槎,马牙槎凹凸尺寸不宜小于60mm,高度不应超过300mm,马牙槎应先退后进,对称砌筑。马牙槎尺寸偏差每一构造柱不应超过2处;2 预留拉结钢筋的规格、尺寸、数量及位置应正确,拉结钢筋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伸入墙内不宜小于600mm,钢筋的竖向移位不应超过100mm,且竖向移位每一构造柱不得超过2处;为加强砌体纵横之间的连接,与构造柱相邻的墙体,应以马牙槎相接,并沿高度方向每间隔500mm设置2φ6拉结钢筋,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锚固,锚固长度不宜小于600mm,最后再浇灌混凝土。砌筑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产品龄期规定9.1.2 砌筑填充墙时,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含水率宜小于30%。由于加气混凝土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容易在墙体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内产生裂缝,为较好解决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裂缝,从施工方面考虑,一个有效的措施便是将块体出釜后存放一段时间,在合适的含水率时再砌筑上墙。存放、运输中应防雨防水,避免砌块在干燥过程中吸水,增大砌块的含水率。为使砌块更快、更均匀干燥,到施工现场后,宜采用架空堆放,堆放砌块每垜高度不宜大于1.8m,垛间应留一定间距。砌块堆放时,对欲在砌筑当日向砌筑面进行喷水湿润的砌块,砌筑面应侧放,以便喷水操作。9.1.4 吸水率较小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及采用薄灰砌筑法施工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前不应对其浇(喷)水湿润;在气候干燥炎热的情况下,对吸水率较小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宜在砌筑前喷水湿润。9.1.5 采用普通砌筑砂浆砌筑填充墙时,烧结空心砖、吸水率较大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应提前1d~2d浇(喷)水湿润。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或普通砌筑砂浆砌筑时,应在砌筑当天对砌块砌筑面喷水湿润。块体湿润程度宜符合下列规定:2 吸水率较大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相对含水率40%~50%。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所用块体,根据砌筑砂浆不同将砌筑前是否对其进行浇(喷)水分别对待。采用薄层砂浆砌筑法的砌体墙体砌筑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不需要浇(喷)水湿润。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或普通砌筑砂浆)的砌体,应在砌筑前适当对砌块进行湿润。但是,对砌块的湿润应该针对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吸水特点,不宜过早进行,而宜在砌筑的当天对砌块的砌筑面喷水湿润,以免砌块过多吸水加大砌块上墙后的收缩,对裂缝控制不利。当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或普通砌筑砂浆)时,砌块表面喷水湿润程度以吸水深度15mm左右为宜,在此状态下,整个砌块的相对含水率可控制在40%~50%之内(当砌块湿润前含水率满足不大于30%的条件下)。9.1.6 在厨房、卫生间、浴室等处采用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墙体时,墙底部宜现浇混凝土坎台,其高度宜为150mm。取消了旧规范墙底部砌筑烧结普通砖或多孔砖的条文,只规定在厨房、卫生间、浴室等多水房间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底部现浇混凝土坎台。对原规范条文现浇混凝土坎台高度“不宜小于200mm”的规定修订为“宜为150mm”的原因是,针对以往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体的底部时有水平裂缝产生的情况,特降低现浇混凝土坎台的高度,在地面施工及踢脚线装饰完工后,可遮盖地(楼)面与墙面间有可能出现的缝隙。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不得混砌的规定9.1.8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不应与其他块体混砌,不同强度等级的同类块体也不得混砌。注:窗台处和因安装门窗需要,在门窗洞口处两侧填充墙上、中、下部可采用其他块体局部嵌砌;对与框架柱、梁不脱开方法的填充墙,填塞填充墙顶部与梁之间缝隙可采用其他块体。本条文中所指“混砌”的含义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或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填充墙和其他种类块体在同一面墙体上砌筑,以及同种类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或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强度等级不同的块体在同一面墙体上砌筑。但不包括条文注中所涉及部位的其他块体的局部嵌砌和补砌。制定本条规定,其目的是减少和有效控制墙体裂缝。由于墙体施工所用块体种类颇多,无论是外形尺寸大小,或是物理力学性能差异都很大,如果不同块体或强度等级不相同的同类块体组砌在一起,容易因收缩差异而产生墙体裂缝。在施工中,因安装门窗需要,常常需要在门窗洞口处两侧墙体采用其他块体,如嵌入木砖的混凝土砖(或砌块)局部嵌砌;在填充墙顶部预留空隙处补砌其他块体。这些部位处于墙体边沿,块体的收缩变形约束很小,不易在这些部位产生裂缝。9.1.9 填充墙砌体砌筑,应待承重主体结构检验批验收合格后进行。填充墙与承重主体结构间的空(缝)隙部位施工,应在填充墙砌筑14d后进行。填充墙顶部与承重主体结构接触处极易产生水平裂缝,其原因是填充墙砌体砌筑后产生的竖向收缩(沉降变形)所致。对此,新规范将填充墙与承重主体结构间的空(缝)隙部位的施工时间作了修改,应在填充砌筑14d后进行,较原规范“待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7d后”的时间有所延长,这对减少和有效控制填充墙顶部的水平裂缝是有利的。9.2.2 填充墙砌体应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其连接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未经设计同意,不得随意改变连接构造方法。每一填充墙与柱的拉结筋的位置超过一皮块体高度的数量不得多于一处。填充墙框架体系由于框架与填充墙之间实际存在的协同工作,其受力性能与空框架存在明显的差异。填充墙框架的刚度、承载能力、耗能能力均比空框架有显著提高。但是,填充墙在地震作用下开裂较早,震害明显。同时,填充墙对框架结构的有利和有害影响并存。《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规定:填充墙与框架的连接,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脱开或不脱开方法。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宜采用填充墙与框架脱开的方法。1 当填充墙与框架采用脱开的方法时,宜符合下列要求:
1)填充墙两端与框架柱,填充墙顶面与框架梁之间留出不小于20mm的间隙;2)填充墙两端与框架柱、梁之间宜用柔性连接,墙体宜卡入设在梁、板底及柱侧的卡口铁件内;3)填充墙长度超过5m或墙长大于2倍层高时,中间应加设构造柱;柱的宽度不小于100mm。柱的竖向钢筋不宜小于Ф10,拉筋或箍筋宜为ФR5,竖向间距不宜大于400mm。竖向钢筋与框架梁或其挑出部分的预埋件或预留钢筋连接,绑扎接头时不小于30d,焊接时(单面焊)不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4)墙体高度超过 4m时宜在墙高中部设置与柱连通的水平系梁。水平系梁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mm。填充墙高不宜大于 6m;5)填充墙与框架柱、梁的缝隙可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条或聚氨脂发泡充填,并用硅酮胶或其它弹性密封材料封缝;6)所有连接用钢筋、金属配件、铁件、预埋件等均应作防腐防锈处理,并应符合本规范(注:系指GB 50003)4.3的规定。嵌缝材料应能满足变形和防护要求。2 当填充墙与框架采用不脱开的方法时,宜符合下列要求:1)沿柱高每隔500mm配置2根直径6mm的拉接钢筋(墙厚大于 240mm时配置3根直径6mm ),钢筋伸入填充墙长度不宜小于700mm,且拉结钢筋应错开截断,相距不宜小于200mm。填充墙墙顶应与框架梁紧密结合。顶面与上部结构接触处宜用一皮砖或配砖斜砌楔紧;2)当填充墙有洞口时,宜在窗洞口的上端或下端、门洞口的上端设置钢筋混凝土带,钢筋混凝土带应与过梁的混凝土同时浇筑,其过梁的断面及配筋由设计确定。钢筋混凝土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20。当有洞口的填充墙尽端至门窗洞口边距离小于240mm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门窗框;3)填充墙长度超过5m或墙长大于2倍层高时,墙顶与梁宜有拉接措施,中间应加设构造柱;墙高度超过 4m时宜在墙高中部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系梁,墙高超过 6m时,宜沿墙高每2m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系梁,,梁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mm。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改变连接构造。9.2.3 填充墙与承重墙、柱、梁的连接钢筋,当采用化学植筋的连接方式时,应进行实体检测。锚固钢筋拉拔试验的轴向受拉非破坏承载力检验值应为6.0 kN。抽检钢筋在检验值作用下应基材无裂缝、钢筋无滑移宏观裂损现象;持荷2mim期间荷载值降低不大于5%。检验批验收可按本规范表B.0.1通过正常检验一次、二次抽样判定。填充墙砌体植筋锚固力检测记录可按本规范表C.0.1填写。近年来,混凝土结构填充墙拉结钢筋采用后植筋施工技术十分广泛。该施工技术的特点是:混凝土结构施工时无需考虑拉结钢筋的设置问题,为模板钢筋工程施工提供了方便;拉结钢筋的设置位置可根据需要灵活确定;施工速度快。(1)钻孔定位应根据需要准确确定其位置,钻孔应避开主体结构的钢筋。(2)钻孔时孔深应按照结构胶性能所要求的钢筋锚固深度确定(孔口5mm深度不应计入其中)。(3)清孔时应用毛刷和吹风机将孔内残渣和灰粉清理干净,最后再用无脂棉蘸上丙酮擦净干燥。(4)注胶应用专用工具向孔内注胶,胶量应按钢筋插入孔底时胶注满孔洞确定。注胶量与孔径、孔深、钢筋直径有关,宜在正式施工前进行试验确定。(5)植筋时应将钢筋顺孔洞向一个方向旋转缓缓插入,最后将钢筋扶正位置。(6)养护应按结构胶产品说明书要求时间及条件进行,养护期间不要扰动钢筋。(7)光圆钢筋应在植筋前进行除锈。